中新社香港1月17日電 香港特區(qū)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7日透過網志指出,資助安老院舍服務輪候時間長,而且愈來愈長,特區(qū)政府“千方百計”制訂短、中、長期的策略。
短期策略方面,羅致光表示,要透過購買私營安老院宿位解決問題,當中特區(qū)政府在2019至2020年度已新購942個甲一級宿位,而2020至2021年度,截至上月底亦已再新購628個宿位。
他又稱,從安老業(yè)界得知,由于近年租金下調,有部分營運者遂增加投資,設立新的院舍或將院舍搬遷到更寬敞的地方,致使達到甲一級質素的宿位有明顯增加,他相信這應該有助未來數(shù)年達標的機會。
中期策略方面,羅致光表示,特區(qū)政府會透過“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”和在賣地條款加入興建資助安老院舍。
他提到,行政長官在2020年《施政報告》中宣布會邀請房屋委員會及房屋協(xié)會聯(lián)同發(fā)展局,研究在未來公營房屋項目中,額外增加地積比率以供應約5%總樓面面積,作為社福設施用途,其中一類設施便是資助安老院舍。他透露,經過多番努力,已獲撥款興建的安老院舍項目,由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,一共有24間資助安老院,約共4300個宿位。當中7間,是透過賣地條款新加入的安老院項目。
長期策略上,羅致光指,特區(qū)政府會適時更新規(guī)劃標準,應對未來需求?,F(xiàn)時有關標準列明,每千名65歲或以上的人口便應有21.3個資助護理安老院宿位/護養(yǎng)院宿位。(完)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(lián)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予以刪除!